从牛顿、爱因斯坦到史瓦西、奥本海默,再到科尔、惠勒和霍金,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。当人们认知的世界越来越大,人类就越来越显得渺小。人们不禁会发问:人类的未来在哪里? 9 月 3 日晚 7 点,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,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负责人、中国科学院教授苟利军做客“上知天文”抖音直播间,为大家解读了这个问题。
在这场直播中,苟教授以“目标星辰大海:人类的未来在哪里”为主题,向大众解读了关于行星、黑洞和地外生命的诸多发现,并在分享结束后回答了抖音网友们关心的问题。在近 2 个小时的直播中,苟教授的直播看播人次达到了12. 7 万。
想知未来,必先了解过去,苟教授从人类起源时期天文学发展的渊源开始讲起。原来,在人类学会直立行走后,白天打猎,晚上就开始夜观星空。因此,古代人类记录了很多肉眼观察的天象数据。 400 多年前,伽利略将天文望远镜对准了星空,开辟了用工具观察天象的先河。之后的很多科学狂热者凭借望远镜的原理制作了更大口径的望远镜,发现了更多的星星,也意识到人类的渺小。人们不禁发问:一旦地球出现危机,我们能够去往哪里?此后,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:寻找地球之外人类能够让人类生存的地方,即“宜居区”。
在探索“宜居区”的过程中,液态水是科学家们检测生命体能否生存的重要标准,而在火星上探测到液态水的发现让科学家们振奋不已,之后的诸多太空探索都围绕着火星开展。对于火星和生命体的探索,苟教授这样解读:“遗憾的是,迄今为止,科学家们还没有在火星发现生命体,人类对于地外生命的探索依然任重而道远。”
在探索行星寻找“宜居区”的同时,人们逐渐认清了一个现实,行星之间以光年为单位计算的距离成了星际旅行难以跨越的鸿沟。对此,苟教授用一部电影剧情加以解释:在电影《星际穿越》中,主角驾驶自己的飞船,主动掉进了黑洞,寻找黑洞的起点的信息,他的女儿得以验证关于量子引力的方程,而量子引力是解决行星距离问题的关键,这也是人们对于穿梭于行星之间的迫切希望。
星际旅行对于物体的速度要求非常之高,迄今为止的火箭能达到的速度理论上还无法完成。未来,人类必须采用更新的火箭加速方式。面对星际旅行这一难题,苟教授结合现有科技水平做了分析:“目前已知的最快加速方式可达到光速的二十分之一,能够帮助人类实现在 20 年内到达离地球最近的比邻星。而随着这一技术的发展成熟,相信实现星际旅行终有一日能得以实现。”
此外,苟教授还就中国在空间探索上取得的进展表达自己的观点。他认为,到明年底中国第一个空间站建成,并且完成相应的科学实验,对于中国航天技术将是非常大的提升。中国航天技术的成熟、发展肯定会影响更多中国人,对于航天事业的喜爱。
直播中,观众们纷纷踊跃提问:“登陆月球是真实的吗?”、“外星人是否存在,有没有跟我们联系过”、“UFO和外星人飞船的区别”、“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对我们意味着什么”……针对这些问题,苟教授教授根据事实数据给出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答复。
据悉,为迎接“开学季”,抖音还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“知识盛宴”。 9 月 2 日至 15 日期间,抖音举办“方寸之间 遇见知识——抖音开学公开课”直播课程,邀请到苟教授等 8 位来自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大学、武汉大学的教授学者,为大家带来电影、文学、设计美学、病毒学、天文学、大气物理学等领域的通识知识。想学习更多有趣知识,大家可以在抖音搜索“开学公开课”预约直播观看。
评论